广州市小区雨水收集系统

日期: 2016-09-09    作者: 凯仕利

广州市地理位置处于珠江口三角洲地带,且境内水网密布、水资源丰富。但是水质性缺水问题仍然相当突出:一是由于


湖泊减少,污染加剧,没有可以作为饮水水源的湖泊;二是珠江流域属于亚热带和热带气候的交接处,多暴雨洪水,水


质易浑浊。



在轰轰烈烈的城市化建设中,高层楼宇如同雨后春笋遍布广州,对于环境问题,不仅没有整体的生态规划,甚至是填海


建房、修路、修桥等,造成区内自然生态系统日益恶化,而社会经济增长速度过快,人口、资源、环境和经济之间的严


重失调,以致自然生态景观强烈萎缩,破坏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平衡。广州的城中河,每逢连续暴雨,雨污水管网


不分,导致雨水进入污水管,破坏了河流的生态环境,并且刺鼻难闻。



珠江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,夏季炎热,冬季温和,四季分明;降水丰沛,年降水在1500毫米以上。以广州美术学院


5号教学楼雨水利用设计方案为例,仅屋面雨水收集利用这一措施,3000平米的屋顶每年就可以集雨水 3000 立方米。



如果全市的建筑屋顶都用于收集雨水,并加以利用,这将是一个惊人的数字。因此,雨水的收集利用应从每一栋建筑、


每一个广场、每一个社区、每一个城市做起,追求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,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,充分利用当地一切可


能的水资源。 由于各地、各居住区区条件的不同,雨水利用涉及面广,影响因素众多,因此,具体方案的设计应深入现


,决策时根据项目的具体特点、总体规划建筑、道路、水面、景观等的布置和要求、各种条件及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


,合理设计雨水利用方案。



今年以来,广州市降雨量罕见偏多,雨水却被大量蒸发、浪费。因此,在美院改造设计方案中,对集水区域仅采取加


强雨水渗透,将中心水体打造为雨水花园,加强渗透一方面,让雨水回灌地下,补充地下水,以改善广州因干旱引起空


气的干燥;另一方面,广州排水体制为合流制(雨、污合流),雨污水管网不分,导致雨水直接进入污水管,扩大了城市


湖的污染范围。



建议新建小区采用分流制,即污水和雨水分别由污水管道和雨水管道收集和输送,污水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,雨水直接排


入水体。提高新建社区居民区建设的绿化率,植被丰富的地表,存蓄雨水的能力会更强。植被覆盖率对场地地表影响极


为显著。植被覆盖能够有效地影响地表反射率、地表温度、下垫面的粗糙度和土壤—植被—大气连续体间的水分交换。


草本植物具有较强的控制土壤侵蚀的能力:降雨截留、径流延滞、土壤增渗、蒸腾和土层固结等。因此,增加植物的种


植面积,形成能够充分吸收雨水的植物面。减少居住区景观中的硬质铺装,尽量采用能够渗透雨水的材料。增加植被覆


盖面,地面雨水得以充分渗透。



为了缓解缺水的局面,开发和利用雨水资源已成为解决水危机的新途径。因此在广州既要防洪排涝,又要解决水资源短缺


的问题,而作为防洪和缓解水资源危机的一种有效措施,城市雨水利用便显得日益重要。在广州可采用点、线、面的种


植方式对雨水进行节流,点就是居民区附近的花园,采取易于保持雨水的植物,线就是公路边种植植被,使雨水渗透到


地下层。面就是在城区建立大型的公园、植物园,使整个城市成为绿色花园。


了解更多精彩:http://www.kaissely.com/index.php/News-index-id-5.html




上一条: 绿色奥运:场馆接雨水污水再收集利用
下一条: 上海世博园—展示完整的雨水收集系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