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绵城市

为什么雨水收集系统难以“入户”深圳?

概述

海绵城市”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,是指城市像海绵一样,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“弹性”。当遇到降雨时能够就地或就近吸收、存蓄、渗透、净化雨水,补充地下水、调节水循环;在需要时就将蓄存的水“释放”出来并加以利用。从而让水在城市中的迁移活动更加“自然”,不用以前下水道等“灰色设施”。“海绵城市”就是对城市功能的一个形象的比喻。运用低影响开发理念,改变传统城市建大管子、以快排为主的雨水处理方式,借助自然力量排水,“源头分散”、“慢排缓释”,就近收集、存蓄、渗透、净化雨水,让城市如同生态“海绵”般舒畅地“呼吸吐纳”,实现雨水在城市中的自然迁移。

1469065028502747.jpg

海绵城市建设的理念

“渗”,减少硬质铺装、充分利用自然下垫面渗透作用,减少径流,涵养生态与环境,积存水资源。

“滞”,通过雨水滞留,以空间换时间,提高雨水滞渗的作用,同时也降低雨水汇集速度,延缓峰现时间,既降低排水强度,又缓解了灾害风险。

“蓄”,降低峰值流量,调节时空分布,为雨水利用创造条件。

“净”,减少面源污染,降解化学需氧量(COD、悬浮物(SS)、总氮(TN)、总磷(TP)等主要污染物,改善城市水环境。

“用”,充分利用雨水资源和再生水,提高用水效率,缓解水资源短缺。

“排”,构建灰绿结合的蓄排体系,避免内涝等灾害,确保城市运行安全。


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元素


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

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可以通过对雨水的渗透、储存、调节、转输与截污净化等功能,有效控制径流总量、径流峰值和径流污染;


城市雨水管渠系统及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

城市雨水管渠系统即传统排水系统,应与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共同组织径流雨水的收集、转输与排放。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,用来应对超过雨水管渠系统设计标准的雨水径流,一般通过综合选择自然水体、多功能调蓄水体、行泄通道、调蓄池、深层隧道等自然途径或人工设施构建。

以上三个系统并不是孤立的,也没有严格的界限,三者相互补充、相互依存,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元素。